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今年以来,已有11家基金公司募集失败。最新的一例是,5月9日,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发布合同不能生效公告,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份额基金代码为013454,C类份额基金代码为013455)于2021年8月10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2667号),截至2022年5月6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本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故本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今年市场环境欠佳,基金净值出现明显的回撤所致,未来如果市场情况得不到好转,可能会有更多的产品募集失败。不过虽然目前市场悲观气氛较浓,多数基金还是认为虽然不能够确认目前就是底,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经接近底部区域,市场的投资价值显现。为了给市场打气,基金公司近期展开了大规模的自购潮。
10只产品年内浮亏超4成
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混合的拟任基金经理为蒲世林,目前管理7只基金资产总规模为75.91亿元,2018年9月加入富国基金,12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管理富国城镇发展股票、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期混合、富国均衡策略混合、富国周期优势混合这几只基金。
同花顺(81.110, 0.73, 0.91%)数据显示,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期是年内第11只募集失败基金。此前同泰基金旗下同泰同享、同泰自主创新,长江证券(5.490, 0.02, 0.37%)(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长江丰益6个月持有等基金也遭遇类似状况。
频频募集失败,和今年行情不佳不无关系。由于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回撤,基金不但没了赚钱效应,甚至还出现不小的浮亏。根据同花顺统计,今年偏股型基金中,取得正收益的基金不足2%,且其中大多数基金的涨幅都在5%以内。甚至有10只产品(A、C分开计算)的年内跌幅超过40%。
“今年全球‘收水’的预期较强,导致风险资产出现下跌,不少产品回撤幅度较大,投资人的情绪转淡。这并不是新鲜的事情,此前几轮牛熊市都有类似的经历,这反而说明市场已经逐步接近底部。 ”华南一位基金渠道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他还表示,如果未来市场继续调整,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基金募集失败的案例。不过他也告诉记者,“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几乎是基金行业发行的一个“铁律”,指的是基金发行火热时往往是市场顶部,不好发的时候或许是市场底部。A股市场经过此轮调整,部分公司的估值已进入相对合理的位置,配置价值或逐渐显现。投资往往是反人性的, “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
公募基金自购接近20亿
由于今年基金回撤幅度较大,部分基金经理通过年报、季报或其他形式对投资人表示歉意。顶流基金经理、景顺长城基金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杨锐文致歉基金持有人,深刻剖析今年以来的投资和心路历程。 杨锐文强调,除了必要的生活费用,已几乎满仓他自己管理的基金,同时,他表示自己的父母也几乎把所有储蓄都投入在自己所管的基金里。杨锐文认为,大部分投资者的基金投资回报并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绝大部分投资者并没有以长期心态对待基金投资,“往往是看了隔壁老王赚钱了就跟风买入”,这种羊群效应往往导致很多基民在高位上车。
除了道歉之外,基金经理也掏出真金白银,与基民共渡难关。不少基金经理通过自购给产品打气。据同花顺统计,截至5月6日,今年共有66家基金公司实施自购,涉及122只产品,其中15家基金公司自购3次以上。 目前,基金公司实施自购动用的资金接近20亿元,其中10家基金公司的自购金额超过5000万元,南方基金自购金额最高,超过2.3亿元。
除了公募之外,私募基金也祭出大手笔。基金经理董承非豪掷4000万元认购旗下睿郡承非系列新基金。
除了董承非,今年以来已有多家私募开启了自购。4月27日,域秀资产表示,自市场调整以来,公司自有资金、股东及员工增持跟投公司旗下基金产品共计6000万元左右。
4月26日,上海宁泉资产公告称,将运用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基金1.1亿元。
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6日,2022年来私募合计有18家私募管理人自购旗下基金超27.36亿元,其中百亿私募成为自购的主力军,一共有14家百亿私募自购旗下基金超26.08亿元。
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表示,私募自购,一方面是认可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底部区域,对接下来的市场行情充满信心;另一方面通过自购这种利益捆绑的方式,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投资者非理性赎回带来的损失,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
基金发行失败
自购潮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