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指数基金跑赢行业主动基金 为何仍叫好不叫座
2022-09-19 09:19:38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吴琦 

  公募基金步入加速发展期,主动投资变得更受欢迎。尤其是在A股市场结构化行情下,各行业主题型基金大放异彩,管理规模急剧高涨,基金管理人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基金经理。 

  不过,近年来,从白酒到医药,再到新能源,相关主题基金出现净值巨震,将押注相关主题行业的主动权益基金推上“风口浪尖”。与此同时,一些属于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产品却脱颖而出,霸屏各类业绩排行榜,只是“叫好不叫座”,给持有人带来的兴趣仍远逊于主动型基金。 

  行业指数基金霸屏 

  为何仍叫好不叫座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某只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押注于半导体赛道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其净值表现却不如同期的指数型基金。 

  无论是3个月还是3年,该主动管理型基金均跑输同类型的指数型基金,两者的收益率差距在3年时间内拉开了12%。即便如此,该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规模仍常年站在300亿元附近,而规模最大的一只同主题指数型基金,虽净值表现更胜一筹,但规模却依然在100亿元附近徘徊,可谓“叫好不叫座”。 

  这样的现象也发生在消费主题的两只基金上。依靠消费板块优秀的业绩表现,重仓消费股的某只主动型基金产品一度成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偏股型基金,而业绩跑赢该基金的某只指数型基金,其规模虽也有所增长,但热度显然不及该主动型基金。 

  由此可见,上述行业主动型基金之所以跑输同期的主题指数型基金,基金经理并没有展现出主动管理上的优势。现实中,主动型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往往频频曝光,名声大噪,管理规模不断提升,晋身“顶流”,而主题指数型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却经常被人忽视。 

  从今年情况来看,行业主动型基金跑输主题指数型基金的现象更为明显。具体来看,权益基金方面,年内净值涨幅前10的基金产品中有6只为指数型基金,占比越过半壁江山。 

  押注于单一行业 

  绩优一时易长久难 

  “公募基金行业流动性较大,真正优秀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非常少。”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指数基金能够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而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参差不齐,能够长期获得超额收益已非常难得。而押注于单一行业的基金经理,“生命周期”更短,随着行业衰落,大多数也就“泯然众人矣”。 

  近年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一些成长行业逐步走向成熟产业。反映在A股市场上,就是行业主题在轮动,市场风格一直在切换;表现在基金产品上,则是行业指数型基金短期内经常跑赢押注于单一行业的主动管理型基金。 

  主动管理型基金通常由基金经理主动参与,基金经理可以进行择时和选股,而指数型基金属于被动投资,涉及较少的买卖,一直处于高仓位运作。 

  不过,A股市场波动较大,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择时并不简单,不仅需要成熟的投资体系,还需要强大的心态,大部分基金经理择时贡献的也都是负收益,因此国内基金经理大多数选择高仓位运作。而在选股上,A股的结构化行情决定了很难有行业一直具有赚钱效应,因此在选股上很容易出现基金经理扎堆某一行业、持股集中度高的现象。 

  高仓位运作叠加持股集中度高,导致大多数主动管理型基金产品的走势与指数型基金走势趋同,甚至表现不如指数型基金。市场上存在的长期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产品,不少是基金经理基于行业轮动获得的丰厚回报,那些押注于单一赛道的基金经理,其良好业绩很难长时间持续。 

  因此,在单一主题的投资上,主动型基金产品业绩并不如指数型基金,其实不难理解。 

  指数基金VS主动基金 

  孰优孰劣未有定论 

  2005年,巴菲特提出50万美元“打赌”——10年内标普500指数基金的业绩能战胜任意5只对冲基金(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业绩。10年后,唯一应战的基金经理完败。2017年该基金经理的平均收益率为2.96%,而巴菲特押注的标普500指数基金平均收益率是8.5%,巴菲特大获全胜。在这场赌局中,主动投资完败于被动投资。 

  不过,关于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究竟孰优孰劣,并未因这一场赌局的结果获得定论,激烈辩论一直都在。 

  对此,有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在美国这种成熟市场,大多数主动基金是跑不赢指数的,因为市场已经很成熟,可以通过持有指数基金来获利,但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投资风格,不能一概而论孰优孰劣。 

  从国内来看,若拉长周期,表现突出的指数型基金并不多,近十年累计回报居前的权益基金中,表现最好的泰达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也是排在200名之外。 

  数量上,国内指数型基金总数量远远不如主动型基金,仅占权益类基金总数量的四分之一,这就决定了很难将主动型产品和指数型产品进行直接比较。 

  目前,国内指数型基金仍处于发展期。除了数量,在覆盖主题、产品类型和创新程度上,国内指数型基金的发展仍远远不如成熟市场,国内指数型基金覆盖主题不多、产品类型单一和创新周期较慢依然备受关注。 

  总体上看,国内经常出现新类型指数基金在指数高位时扎堆发行的现象。比如,在2019年新能源行情启动之前成立的新能源主题指数型基金仅有4只,有半数的新能源指数型基金则成立于新能源行情巅峰期的2021年。这也是押注新能源赛道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能霸屏业绩排行榜,而新能源指数型基金缺席的主要原因。 

  对于持有人而言,主动型基金能够根据市场判断很快切入到正处于爆发期的新领域,这种灵活性决定了它在新领域的尝试上存在容错空间,长时间累计下来,也会有很高的超额收益。可见,在指数型基金产品仍未覆盖的新领域,一些主动管理型基金可以起到类似于指数型基金的作用,为投资者提供丰厚的回报。


责任编辑:刘利香

指数基金

主动基金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