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频频调节“流量阀” 基金经理攻守兼备
2022-12-20 09:54:49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于近期频频实施限购,同时也有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开门迎客,恢复正常申购业务。业内人士表示,限购表现分化可能和基金经理对产品规模的要求以及对市场的态度有关。 

  展望明年权益市场,有基金经理认为,市场的投资主线可能会围绕稳增长和新赛道展开,地产板块、消费板块以及科技成长板块或可作为重点配置方向。 

  本报记者 徐金忠 

  见习记者 王鹤静 

  年底限购频发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11月以来共计130只(不同份额分别计算,下同)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并且恢复申购日期目前尚未公布。 

  其中,4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暂停申购,除定期开放类基金外,还有部分规模不足1亿元的“迷你基金”暂停申购,原因多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8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暂停大额申购,且部分基金限制申购金额较低,兴证全球合瑞混合、东方核心动力混合、广发百发大数据成长混合等基金限制申购金额均未超过5万元。 

  在限购名单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旗下的产品。例如,中欧基金知名基金经理周蔚文管理的中欧新趋势混合(LOF)自11月24日起限制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金额为100万元;信达澳亚基金知名基金经理冯明远管理的信澳研究优选混合自11月28日起限制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金额为500万元。 

  还有部分基金接连调整申购限额。例如,广发基金知名基金经理林英睿管理的广发睿毅领先混合11月以来进行了两次申购限额调整:该基金自11月9日起限制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金额为100万元;随后,该基金自12月12日起限制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金额下降至10万元。 

  此外,部分主动权益类绩优基金也于近期暂停(大额)申购。例如,华泰柏瑞富利混合自11月10日起限制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金额为100万元,截至12月16日,该基金A类份额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为10.66%;融通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自12月12日起限制申购、转换转入金额为100万元,截至12月16日,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为15.49%。 

  部分开门迎客 

  除了暂停(大额)申购外,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在12月恢复正常的申购业务。公告显示,为保证基金业绩和规模的良性成长,向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嘉实量化精选股票自9月19日起限制申购(含转入及定投)金额为10万元;近期,为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该基金自12月1日起恢复办理正常申购(含转入及定投)业务。 

  此外,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广发制造业精选混合自11月3日起暂停机构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含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合计超过10万元的大额业务;近期,为了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该基金自12月20日起取消申购限额,恢复正常的大额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业务。 

  中庚基金表示,权益类基金恢复大额申购,可能是认为当前市场时机蕴含更好的预期回报,股票相较于债券资产的吸引力可能更加凸显。当前很多行业的投资性价比可能相对较高,符合组合选股标准的个股也较多,能够构建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 

  业内人士表示,暂停和恢复大额申购通常和基金经理对产品运行规模的管理有关,比如规模已经达到相应程度不希望过快增加或大幅波动,可能会暂停大额申购。另外也可能和基金经理对市场的态度有关,比如不建议投资者当前大规模参与投资。如果基金经理判断基金规模还有上行空间,或者对市场判断乐观,可能会恢复大额申购。 

  稳增长与新赛道并行 

  展望明年权益市场投资主线,海富通基金基金经理胡耀文表示,明年稳增长和新赛道或交替起舞,目前有政策托力,基建、地产等传统行业会有比较好的机会,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比较明显。下半年更看好新赛道的结构性机会。 

  华夏基金表示,明年可关注政策及复苏主线。政策主要围绕稳预期,行业上先反转后景气,先价值后成长,配置应当分为三个阶段:预期阶段经济基本面弱,地产数据较差,政策仍在加码,此时可以反转型价值风格为主,叠加政府投资领域的景气方向,重点关注地产及地产链、金融方向;过渡阶段地产销售回升但企业盈利尚未显著好转,此时由价值向成长过渡,可以配置复苏型资产,重点关注消费、医药、TMT方向;景气投资阶段经济复苏确认,企业盈利显著好转,此时可增加成长风格配置,重点关注新能源车、军工、汽车产业链方向。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看好三个投资维度:一是基建,伴随明年经济增长“稳字当头”“稳中有进”的基调确立,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到10%左右的增长,同时明年也是“一带一路”十周年的关键节点,叠加国有资产重估,机会相对较好;二是消费,随着相关优化措施出台、经济复工复产加大、日常生活场景修复以及居民储蓄率攀升,明年可能会看到消费场景修复和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三是科技成长,可能会涉及新能源、电子半导体、军工、高端装备等投资链条,叠加海外流动性负面因素减弱,成长板块或迎来相对较好的估值和流动性环境。


责任编辑:林林

基金经理

攻守兼备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