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伊始,构建“进出有序”的私募行业生态持续推进中。私募注销方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今年以来至1月8日,全市场已有1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注销。
据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1月7日,石家庄城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依公告注销。这是2024年首例“依公告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机构大致分为三类,除了“依公告注销”外,还有“主动注销”和“协会注销”两种类型。
有受访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依公告注销”是指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被注销的机构,中基协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从2023年5月1日开始,《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对“依公告注销”重新做出规定,“登记后12个月内未备案自主发行的私募基金,或者备案的私募基金全部清算后12个月内未备案新的私募基金,协会将注销其私募管理人登记并予以公示。”因此,目前,首发基金的备案时限已经为12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工作,不是对相关机构的自律处分,被注销登记的机构若有真实业务需要,还可以按照相关要求,重新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上述受访人士进一步说。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开年至今,除了上述1家“依公告注销”外,其余9家均为主动注销。
具体来看,主动注销的私募管理人包括甲信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前海太行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北京铖沣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苏州涟漪天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富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宏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金华朗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嘉兴银宏兆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鑫汇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近年来,全市场注销的私募管理人有所增多。2023年,有2400余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注销数量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一数量激增的背后,一方面是市场自然淘汰、自我净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顶层设计框架不断完善的结果。
北京地区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监管层加大对行业‘扶优限劣’的力度,推动了行业规范化和透明度提升,市场竞争的加剧则促使私募机构加快夯实自身实力,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可靠的投资选择。而风险机构及不良机构相继出清,有益于构建‘进出有序’的行业生态。”
注销
私募
基金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