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近四成QDII基金净值出现回撤,甚至有20只QDII基金的跌幅超20%。事实上,今年以来多数海外权益市场出现上涨,部分QDII基金表现不佳令人意外。观察QDII基金业绩可以发现,大力配置资源周期股的产品位居涨幅前列,重仓科技赛道的产品已悄然“让位”。
QDII基金已逐渐成为投资者“出海”实现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部分QDII基金聚焦于美国及中国香港市场。某公募人士称,今年以来亏损的QDII基金“港股及中概股的含量”不低,主要布局医药和汽车赛道,随着相关市场风险逐渐得到释放,未来有望挖掘到一些超跌的深度价值股和成长性标的机会。
近四成QDII基金今年亏钱
今年以来,QDII基金“亏钱”的比例和幅度较去年同期明显提高,而亏损最多的产品净值回撤幅度接近30%。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有237只QDII基金(A/C份额未合并计算)出现亏损,占比接近四成,20只QDII基金的跌幅超20%。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位居亏损排行榜前三的QDII基金均为某头部公募基金旗下产品,系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其在一季度主要布局了港股、A股和美股市场的汽车产业链个股。其它在亏损排行榜位居前列的产品名称中大面积包含“恒生”“生物科技”“医疗”,这些QDII基金主要布局港股市场的医药赛道。
2023年同期,亦有220只QDII基金出现亏损,但仅有20只产品跌幅超10%,这些“绩差”产品名称中多数包含“互联网”,重点布局港股和美股市场中的科技股,以港股市场品种为主。虽然2023年美股市场的科技赛道节节攀升,但上述去年同期亏损较多的产品后续并未“逆袭”,反而越亏越多,多只产品在去年全年的跌幅接近30%。
华东公募人士称,今年以来QDII基金的亏损主要来自港股市场,特别是医药板块的持续下跌,主要是受到整体行业业绩下滑以及未来几年行业预期存在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从长期来看,医药行业发展仍具长远潜力,随着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改善,未来港股市场的医药板块有望逐渐走出低谷。相关QDII基金业绩有望“水涨船高”。
绩优基金布局资源周期
今年以来,配置资源类周期品种的QDII基金业绩领先。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今年以来364只QDII基金获得正收益,其中42只产品净值增长率超10%,“绩优”的背后是基金经理纷纷选择重仓原油等资源周期品种。
具体来看,姚曦管理的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人民币以涨幅超15%暂居榜首,而周宇掌舵的易方达原油人民币则紧随其后。同时,华宝标普油气人民币、南方原油、诺安油气能源等位居涨幅排行榜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柏杨管理的大成港股精选布局了在港股市场挂牌的紫金矿业、招金矿业等贵金属和有色标的。嘉实黄金、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诺安全球黄金等大力配置资源类周期品种的QDII基金今年以来均上涨超10%。
柏杨在大成港股精选的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哑铃型”投资策略作出了正面贡献,一方面是大市回调时红利类资产防御属性明显,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中全球定价的上游资源类公司表现尤为突出;另一方面,部分优质成长股票跌出较为明显的安全边际。在柏杨看来,港股及中概股市场在今年后续时间里,大概率可以有所作为。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多只重仓港股的QDII基金近期出现强势拉升,与腾讯控股等互联网龙头的走势较为契合。有公募人士称,腾讯等互联网龙头具备流量优势,广告与金融科技营收相对稳定,且现金流较好,类似电信运营商,随着估值逐渐具有吸引力,作为防守性标的将长期受到QDII基金的追捧。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提醒,主要投资于美股市场的QDII基金需要留意美联储政策预期不确定性以及美国选举年可能带来的冲击因素。
投资QDII产品需留意风险
市场原本预期今年美联储会数次降息,并认为在美联储降息过程中“投资美债是很确定的机会”。但美联储政策摇摆不定导致市场预期落空,今年以来QDII债基产品表现普遍不尽如人意。具体来看,截至4月24日,有58只QDII债基出现亏损,占比超七成,有22只产品跌幅超2%,其中跌幅最大达5.52%。
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表示,QDII债券基金走势疲软的原因一方面是长久期的债券价格受到市场利率上升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汇率因素所致。
姚旭升进一步表示,购买QDII基金时,投资者先用人民币进行申购,基金公司利用其外汇额度把人民币换算成外币进行投资;当投资者赎回基金时,基金公司再以当时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返还。因此,汇率的变化对QDII基金的实际业绩会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投资者选择基金时,尽量充分考虑汇率问题,投资周期越长,汇率波动对产品最终业绩表现造成的影响就越大。
刘岩提示,美股等海外市场过去一两年积累了较大涨幅,市场明显超买,中短期积聚了一定风险,投资QDII产品的投资者需要警惕。另外,海外投资还要多留意汇率风险、地缘局势风险、各种交易结算风险以及市场流动性风险等。
QDII基金
基金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