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仍会出现短时间的高温天气,俗称“秋老虎”。这段时间,虽然名义上已经进入了秋季,但实际上天气依然炎热,防晒防暑仍需注意。了解如何科学饮水、合理安排作息、选择合适的防晒用品……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实则在关键时刻能为我们保驾护航。
正确防护,从科学认知开始
面对高温天气,我们首先需要从科学认知入手,了解哪些人群更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国家疾控局此前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明确,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包括: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人员。
中暑,是高温天气下常见的健康问题。专家表示,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通常表现为头晕、脑涨、恶心、乏力、大汗、口渴等症状。轻症中暑,表现为上述症状加重,加上面色红、大量出汗、明显发热、肌肉痉挛,体温可上升超过38℃。而重症中暑,医学上叫作“热射病”,堪称高温环境下的“头号杀手”。患者会出现超过40℃的高热,甚至可以达到42℃,同时会出现意识障碍、四肢抽搐、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救治不及时,最终会造成死亡,死亡率可高达70%—80%。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职业健康风险提示》,就如何应对中暑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当中暑先兆出现时,应采取以下措施: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平卧。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清凉饮料并对症处理,进行密切观察。若发展为热痉挛,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对症治疗。对于热衰竭的情况,应给予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注意监测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扩充血容量、防止休克。一旦出现热射病(包括日射病),需快速降低体温,持续监测体温,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呼吸循环支持,改善微循环,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对出现肝肾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者,早期予以血液净化治疗。
面对炎炎夏日的持续高温,我们的身体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健康守卫战”。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除了中暑,夏季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专家表示,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劲敌”。研究显示,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
专家说,在酷暑天气下,人体体表血管扩张散热,血液就会集中于体表,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供应减少,导致缺血缺氧。与此同时人体出汗多,血液黏稠易形成血栓,耳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也会出现心跳加快等不利于心脏健康的情况。很多人会在夏季晚上去大排档吃烧烤、喝冰啤酒,往往会吃到后半夜,作息不规律,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警惕“空调病”
在高温天气下,空调成为了我们避暑的利器。然而,过度依赖空调也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空调病。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空调病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空调时,舍不得开空调不行,过度吹空调也不行。
“有些老人长期待在家中,舍不得开空调,或因风湿疼痛等原因不敢吹空调,而夏季室内闷热、不通风,持续高温天气非常容易导致经典型热射病。”专家提醒,中暑是夏季院前急救的重要急症之一,且热射病极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及时降温等综合早期治疗意义重大。
据专家介绍,8月以来,因“空调病”症状前来就诊的孩子明显增多。儿童如果长期待在低温环境中,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加上外出活动减少,进食较多冰冷食物,还容易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为了减少“空调病”的发生,家长们首先要高度重视家中的灰尘等污染,利用早晚开窗通风,空调温度一般以26℃~28℃为宜。最好每隔半个月到1个月就彻底清洗空调。对于已经有“空调病”症状的孩子要及时治疗,饮食方面也要以清淡为主,多喝点薏仁粥、绿豆汤之类等消暑食物。
正确使用防晒“喷雾”
在夏季,防晒化妆品成为了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产品,其中,防晒“喷雾”因其便捷的使用方式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不当使用防晒“喷雾”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药监局提醒,防晒“喷雾”化妆品不当使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安全风险:
一是吸入风险。消费者在皮肤上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时,可能会无意中吸入喷出的液滴,这些液滴可能包含防晒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香料、防腐剂等各类化妆品原料,在狭小密闭空间中密集使用时,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从而可能引发健康风险,尤其是对气道敏感度较高的过敏体质儿童,容易诱发剧烈咳嗽或喘息发作。
二是易燃易爆风险。由于气雾剂型产品中使用的推进剂可能是丁烷、丙烷等易燃物质,且处于液化的高压状态,遇火源易发生爆燃事故。因此,防晒“喷雾”化妆品在使用和存放时需要关注防火防爆的问题。
如何正确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第一,要尽量避免吸入“喷雾”。要在空气流通的场所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不在车内、卫生间等狭小密闭的空间内使用。喷洒时要注意避开鼻子、嘴部、眼睛,尽量避免吸入。如果出现大量吸入“喷雾”化妆品引起鼻腔痛痒、咽部不适、咳嗽、喘息、胸闷等,首先应及时到空气流通的空间,并将化妆品清洗干净,避免再次接触。如果出现发热症状,或者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第二,注意将防晒“喷雾”化妆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环境中,避免阳光直晒;使用时应远离火源、热源、静电、撞击等,避免将产品或使用完的空罐刺穿或投入火中。
第三,避免在伤口、红肿或湿疹等皮肤有异常的部位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
在此,还要特别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注意:不建议儿童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尤其是小年龄儿童、过敏体质儿童。
立秋之后:食养并重,健康养生
立秋之后,仍会出现短时间的高温天气,俗称“秋老虎”,人们容易出现四肢乏力等症状。对此,专家表示,立秋到秋分这段时间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炎热,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是湿气困脾的表现。宜通过食养结合的方法进行调养,可以煮药膳粥,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在粥里面适量加入莲子、山药、薏米、茯苓等。
此外,在夏秋交替时节,易引发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专家建议,公众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积极接种流感、肺炎疫苗等,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能有效减少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和重症发生风险。自觉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流涕、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尽量居家休息,视情况及时就医。
稿件综合:新华社、国家卫健委官网、羊城晚报、新华网
“秋老虎”
防晒防暑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