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和记黄埔“被禁”:李嘉诚囤地 16 年转手赚38亿元
2020-09-28 09:13:48
文章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讯


李嘉诚的囤地模式终于惹恼了成都监管部门。

  

  9 月 23 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金融局下发《关于禁止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融资、贷款和重大资产重组的函》。

  

  该通知称,因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存在捂地、捂盘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区域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经研究,禁止高新区内金融机构向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及其项目公司提供新增融资、贷款,禁止高新区内金融机构向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提供帮助。


  

  有媒体向成都高新区财政金融局求证,该局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称:" 正在核实相关信息,晚些会有统一官方回复。"

  

  同日,一名成都资深地产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和记黄埔地产惹怒成都市高新区,与长实地产此前开发时间长达 16 年的南城都汇有关。

  

  该人士表示,该文件是对当地其他捂盘行为的一种警示。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和记黄埔地产成都公司原为李嘉诚家族控制的长实集团持有,今年 7 月,长实集团出售成都南城都汇项目 50% 股权,买方为一家名为 RZ3262019 Limited 的公司,股东分别为禹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成都瑞卓置业有限公司,各占股 50%,市场有传闻称所剩下的 6500 余套房源或将加价出售。

  

  南城都汇项目算是李嘉诚持有时间最长的楼盘项目之一了,卖了 16 年,7 期和 8 期则仍在建设中。李嘉诚转手卖掉了项目股权,净赚 38 亿元。

  

  尾盘入市在即,文件究竟对原股东长实与接盘者禹洲造成怎样的影响?

  

  " 从文件看,主要还是对原股东的限制,同时影响到项目公司融资及项目定价,禹洲集团因占有项目公司股权也不可避免受到牵连。" 瀚米咨询、地产金融资深人士余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认为,如果项目交易目前还未完成,该文件可能会影响交易的未来发展,如果项目交割已完成,则主要是 " 敲打 " 作用。

  

  禹州集团刚接盘

  

  项目接盘仅两个月,禹洲集团感觉有点冤。

  

  9 月 23 日,禹洲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项目目前为禹洲主要操盘,还有两期,差不多还有一百万平米,有住宅也有商业。项目即将入市销售,但具体时间还未定,第七期案名定为山河峯荟,至于融资也只针对高新区内的金融机构,不会对禹洲项目产生太大影响。"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原 " 南城都汇 " 共 8 期,前 6 期已交付,第 7 期及第 8 期迟迟没有入市,此次禹洲接盘更多是盘活四年来没有新期项目入市的窘境,之所以该项目会引起关注,不仅因为该宗地在 2004 年凭借 21 亿元的成交总价成为当时成都的 " 地王 ",也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优势,成为成都金融城的稀缺板块。

  

  此前的 7 月 30 日,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公告,将以 78.47 亿元出售成都南城都汇项目 50% 股权,预计将获得约 38.11 亿元未经审核收益。

  

  21.35 亿元买入,78.47 亿元卖出 50% 的股权,仅依靠 " 囤地 ",李嘉诚便因为该宗地块在成都高新南区赚了超 38 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当时的成交楼面价为 1030 元 / 平方米。

  

  而据一位成都地产人士称 :" 目前该地块楼面价上每平方米两万元很轻松,2004 年拿地成交,距今过去 13 年,住宅只剩下 57 年多的产权,而商业仅剩下 27 年多的产权。"

  

  该项目上一次开盘在 2016 年,彼时该项目均价为 12000 万元 / 平方米— 16000 万元 / 平方米,如今,同区域房价已达到 23000 万 / 平方米— 25000 万元 / 平方米。这也让第七期的项目价格随之 " 水涨船高 "。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该项目周边项目中海城南壹号、华府誉峰的二手房价格已接近 40000 元 / 平方米。


  


  8 月 28 日,禹洲集团联合爱普地产发布南城都第 7 期项目,案名由 " 南城都汇 " 更名为 " 山河峯荟 "。据悉,两家公司将联合运营山河峯荟,包括项目的销售、物业管理等。

  

  " 该项目本应是高端稀缺产品,但目前项目建设非常普通,根据项目前几期来看,只能定位为刚需产品,与周边项目差距明显,这与其开发周期长有很大关系。"23 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成都地产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该人士表示,目前新推出的产品格调品质有所提升,但也有提价的想法,因为捂盘太久,导致价格差距明显,购房者有怨言。

  

  该人士还透露,成都攀成钢板块及天府新区海昌路的部分项目也有捂盘嫌疑。

  

  点名和黄

  

  该文件直接点名了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

  

  文件显示:" 禁止高新区内金融机构向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及其项目公司提供新增融资、贷款 ",

  

  天眼查显示,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两大股东分别为和记投资有限公司(BRUCKNER LIMITED 香港)及 CARTON INTERNATIONAL LIMITED(英属),各占 50% 股份,公司董事长为柯宇鸿,其旗下有天津禹洲润成置业有限公司、惠州市三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 13 家关联公司。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柯宇鸿为禹洲集团总裁办主任。


  

  

" 禁止融资贷款的目标范围划定在了高新区内金融机构,这也意味着禹州集团也可以通过集团其他层面进行融资补血。但是文件中提到‘重大重组’一词,说明成都一定程度上禁止通过转让从而达到曲线捂盘的行为。" 当地一位金融机构人士对时代周报表示。

  

  近年来,长实集团地块开发进度缓慢饱受争议。

  

  据媒体报道,自进入内地市场以来,李嘉诚旗下长实系地产部分项目的开发周期甚至超过 10 年。但近年来,李嘉诚出售内地和香港的资产套现已超过 1000 亿港元,近期是将长实集团 500 亿元京沪项目摆上 " 出售 " 货架。

  

  另一方面李嘉诚大手笔在英国进行投资。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和他旗下的公司在英国投资已超过 6000 亿港元,包括花 48 亿英镑收购了英格兰的自来水公司,花 6.45 亿英镑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等。

  

  低卖高卖是李嘉诚较为推崇的商业投资技巧,如今在公开资料中,长实集团的业务足迹已遍布新加坡、英国及巴哈马群岛。

  

  港资房企囤地模式

  

  对于此次事件,长江实业集团回应: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现在并非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之附属公司,亦不是由集团控制。集团重申,公司所有发展项目均严格按照国家法规进行,并不存在囤地的情况。

  

  事实上,根据业内人士的经验,不同于内地开发商的高周转模式,港资房企较为通常模式是,靠土地增值获利,即在土地价格处低位时大面积买入,再缓慢分期开发,坐等周边配套成熟、土地升值,以时间换取高额收益。

  

  港资房企在成都有过一段 " 黄金岁月 "。

  

  

2004 年,长实旗下的和记黄埔拿下南三环千亩土地,由此拉开了港资房企进入成都的序幕。

  

  之后,新世界、九龙仓、新鸿基、华置、信和、瑞安、香港置地等港资品牌房企纷纷入局,部分港企更表示将把成都作为第一重点市场,进行长期开发。

  

  " 一些港企此前在成都拿地后,存在囤地捂盘的行为,此次文件下发很有‘杀鸡敬猴’的意味。"23 日,某成都地产人士透露,成都目前还有多家港资房企的项目未销售完。

  

  成都严厉打击囤地,此前已有征兆。9 月 14 日,成都推出的 " 房产新政 15 条 " 给当地楼市戴上 " 紧箍咒 "。

  

  其明确规定:加大已供未开发土地的促建力度,严格落实闲置土地处置规定,坚决打击捂地、捂盘行为。

  


责任编辑:曾子剑

成都,和记黄埔,李嘉诚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